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银行行业点评报告:短期规模、盈利增长放缓 关注长期资产质量改善

  • 汽车
  • 2025-02-23
  • 1
  • 更新:2025-02-23 20:24:10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4 年末商业银行监管数据,商业银行总资产、负债同比增速均为7.2%、7.1%,贷款增速7.6%略高于资产;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2%环比下降1bp,息差下行压力减弱;不良率1.50%环比降6bp,风险持续改善。  国有行盈利增速改善,城、农商行全年利润负增2024 年末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2.3%,环比Q3 末下降2.8pct,利润增长由正转负。其中国有行净利润同比-0.5%,降幅较Q3 末收窄0.8pct;股份行同比增2.4%,增幅较Q3 末扩大1.2pct,国股行盈利边际改善;城、农商行增速分别为-13.1%和-9.8%,利润增长显著放缓。  国股行Q4 盈利改善,或源于:第一、息差下行压力趋缓,商业银行全年净息差为1.52%,国股行分别为1.44%和1.61%,环比下降1bp、2bp。尽管10 月LPR调降及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削弱银行资产端收益率,但部分受重定价因素影响或于2025 年集中体现,此外负债端高息定期存款的压降亦缓解成本端压力,对冲了资产端影响;第二、金市业务贡献收益,Q4 债券收益率降幅显著,国股行长久期利率债价格上升,投资相关非息收入同比或增长。  年末城商行盈利负增,或源于:第一、量价两端压制息差,年末城商行贷款增速为8.1%,环比降1.0pct,规模增长放缓同时,资产端新发放贷款收益率或持续下降,此外负债端重定价改善或集中于2025,故息差环比大幅降5bp 至1.38%;第二、城商行部分投资相关受益,或因投资于OCI 账户而未体现在利润表中,这部分盈利或于未来释放。此外,农商行盈利亦呈下降趋势,除上述因素以外,我们认为拨备因素或对利润增长形成负贡献。  国有行规模增长边际承压,城商行信贷增速放缓2024 年末国有行资产、负债增速较Q3 末均下降1.6pct,各类行中降幅最大,主要源于同业存款自律机制下,负债端的短缺抑制了资产投放,其余类型银行增速变化平稳。结合贷款数据看,年末国有行贷款增速9.0%,环比下降0.4pct 小于资产端,一方面,负债短缺下国有行仍优先配置信贷,另一方面,年末金融投资交易、同业融出等时点行为或影响非贷资产增长;而城商行信贷增速环比下降1.0pct,源于部分城商行前三季度已完成全年信贷任务,故Q4 缺乏投贷动力。  风险资产大幅压降,不良结构或反映不良生成率边际改善2024 年末商业银行不良率、关注率环比均降6bp,分别降至1.50%、2.22%,不良额环比下降2.9%。其中,农商行不良率环比降24bp 至2.80%,不良额环比降7.0%,风险资产压降,资产质量大幅改善。观察不良贷款结构,2024 年呈现次级类规模下降、可疑类平稳、损失类上升的特征。由于新发生不良通常会归入次级及可疑类,损失类的增长主要源于前期次级及可疑类的风险下迁,故由此判年内不良生成率或持续改善。此外对于农商行,其拨备覆盖率环比升7.63pct 至156.40%,拨备增长与不良下降趋势分化,主要源于不良额虽减少,但下迁至损失类增多,损失类贷款计提预期信用损失超90%,故增加了当期的贷款减值损失。  投资建议  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高的银行投资价值凸显,股息确定性强的标的或受益;此外伴随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渐显现,部分银行规模盈利增长企稳或带来投资价值,上市银行表现或优于行业水平,受益标的:农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银行行业点评报告:短期规模、盈利增长放缓 关注长期资产质量改善

【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