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张克瑶】2月22日,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许昌市调研民营经济、产业发展等工作,并与当地民营企业家面对面座谈交流。参与座谈交流的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目先导)执行总裁尹伟东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硅碳负极材料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存在爆发性增长机会,公司正在全力推动河南生产基地投产达效。
河南天目先导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月,位于许昌市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系天目先导全资子公司,也是天目先导当前全国最大的新型硅碳生产基地。天目先导专注于硅基负极材料及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这和襄城县正在规划建设的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的目标相一致。
尹伟东介绍,相较于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硅碳负极材料的使用,可以使锂电池续航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220.6万吨,同比增长21.3%,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211.5万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5.9%。
“天目先导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硅基负极材料的唯一产业化平台,核心技术来源于陈立泉院士、李泓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团队自1996年起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纳米硅基负极材料的开发和专利布局,攻克了一系列技术和工程化难题,目前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尹伟东说。
据了解,目前下游电池厂商对硅碳负极材料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天目先导的新型硅碳产品已成功导入ATL、CATL、三星、LG、亿纬锂能、远景动力、欣旺达、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等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商。
2022年4月,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公布“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第一批)”,以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为核心的许昌市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入围,目标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千亿级硅碳材料产业集群。
尹伟东认为,未来硅碳负极材料在负极材料市场占比有望持续提高,行业发展未来可期,建议地方政府在土地要素、环境资源容量等方面做好顶层规划。
责编:李文玉 | 审校:张翼鹏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