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ai369](https://jcypogw.cn/zb_users/avatar/0.png)
来源:大河财立方
【大河财立方 记者 徐兵】新年伊始,消费金融行业就迎来了一系列重要的人事变动。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批复,核准李建峰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信消金)董事长的任职资格。
据大河财立方统计,开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人事变动频繁,多家公司的高管职位出现调整。据不完全统计,已有6家消金企业的7名高管发生变动,涉及董事长、董事、副总经理及首席风险官等多个关键岗位。
建信消金迎首次换帅
建信消金自2023年6月成立以来,一直备受瞩目。
公开资料显示,其注册资本高达72亿元,在消费金融行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蚂蚁消金的230亿元和招联消金的100亿元 ,背后股东实力雄厚,建设银行持股83.33%,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1.11%,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56%。
此次人事变动中,李建峰由原总裁升任董事长,原董事长童学锋于2025年1月27日卸任,结束了为期1年半的任职。公开资料显示,李建峰自1997年便加入建设银行,拥有丰富的金融行业经验,曾任职于建设银行多个关键部门,如个人存款与投资部(电话银行中心)副总经理;童学锋也曾担任建设银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副总经理。
此次换帅,是建信消金成立以来的首次重要领导调整。
记者注意到,建信消金的业绩表现也在市场的聚焦之下。根据建设银行2024年半年报,截至2024年6月末,建信消费金融资产总额73.64亿元,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63亿元 。在竞争激烈的消费金融市场中,这样的业绩表现反映了建信消金的发展态势和市场竞争力。
高管变动频现背后
建信消金的换帅并非个例。
就在2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核准毛进亮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任职资格;1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核准陈伟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职资格。
1月23日,北京金融监管局核准李岩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任职资格;1月17日,北京金融监管局核准王文杰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任职资格;同一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核准曾至民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任职资格;1月3日,深圳金融监管局核准蔡学聪招联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任职资格。
这一系列高管变动背后有着多重驱动因素。
“进入2025年,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以及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的双重利好下,消费金融迎来了结构性发展机遇。这一机遇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的潜在扩张,更在于消费金融市场结构的深度调整与优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发展策略与市场表现直接影响着行业的整体走向。”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在他看来,消费金融公司需敏锐洞察市场变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定位发展方向。消费金融公司应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广交友、广结盟,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提升消费信贷产品吸引力。
“现在这消费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都快饱和了。各家公司都在拼命找新出路,想办法突破现状。这个时候,找一些有创新想法、能看得长远的新高管,就成了提升竞争力的一个好办法。另外,监管也越来越严了,对高管团队懂不懂合规、能不能吃透政策,要求更高了。”一位从事消金行业多年的人士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
“市场环境一直在变,公司想要转型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得找个在这行摸爬滚打多年,还能看得长远的高管来带着大家往前冲。”他向记者谈了自己的感受。
不过,频繁的高管变动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度变动可能破坏公司战略布局的连贯性,降低决策执行效率,增加新老高管之间的磨合成本,对公司稳定发展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公司在进行高管调整时,需要谨慎权衡利弊,确保变动带来的积极影响大于负面成本。
“消费金融行业在新的一年里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以及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消费金融迎来了结构性发展机遇。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敏锐洞察市场变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精准定位发展方向。”苏筱芮说。